第215章 市委之事在书记,也在常委!(1/2)

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,www.xitongliuxs.cc,若被浏/览/器/转/码,可退出转/码继续阅读,感谢支持.

市纪委。

纪委书记办公室。

听着下面人的汇报,王显文也注意到了赵向云这位财政局副局长。

看来,财政局还是有明事理的同志的。

“曾志那边怎么样了?”

“书记,他只交代了自己的问题。”

“意料之中。”

像这种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的,不用想都知道怎么回事。

一个人,换一群人的安全。

那么那一群人,也不会亏待了这一个人。

出得来,以后补上。

出不来,身后事也能给你安排地明明白白的。

总之,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嘛!

“按照规章制度处置吧!”

“是。”

这件事,对钱文斌有影响,但顶多就只能是个失察之责。

问题,还是很棘手。

对方的经营以及背后利益集团的绑定,那都是根深蒂固啊!

自己刚从吕州调任过来,对一些情况,还不能做到心中有数。

这就是空降过来的弊端。

全新的环境,全新的干部队伍情况。

不过,自己不熟悉,不代表别人不熟悉。

你像市委专职副书记张树立,他之前就是坐这个位置的。

所以,一些情况,他肯定心中有数。

没错,有些事虽然没摆到明面上,但不代表纪委就什么都不了解。

就像之前的丁义珍,京州市市纪委就不知道对方是个什么成分吗?

但为什么迟迟没有表示?

还不是因为某些主观原因,有所顾忌。

只能说,官场上是非对错的标准,往往取决于各方面因素的综合。

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这句话的含金量并不低!

用李书记当初的话来说就是:凡事都要顾全大局!

至于这个大局是什么,这个嘛,你不要多问。

问了,那就说明你思想觉悟不够高。

嗯,觉悟不高,那就下去沉淀沉淀。

不然,不利于你今后的个人成长!

不过,现在不同了。

这个大局的最终解释权,不在市委李书记手里了。

嗯,市委之事在书记,也在常委!

如果前者不再唯一,那往往就是后者站起来了。

……

市委,专职副书记办公室。

“张书记,我这趟过来,可是来向你取经了。”

“王书记,取经谈不上。”

“在纪委体系这块,大家都是老同志了。”

“我嘛,顶多就是仗着地利,对京州市的纪委工作更熟悉一点。”

嗯,张树立对于这位王书记的造访,是有所预料的。

所以对方的来意,他也是一清二楚。

“张书记,你还别说,这回我就是难在了一个熟悉上面。”

“财政这一块的动静,你应该也注意到了吧?”

“这是当然。”

“听说因为这事,王书记你还被李书记和田书记找过去谈话了。”

“有这回事。”

“张书记,这纪委的工作难做啊!”

“尤其是咱们京州市的纪委工作。”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