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6章 打手(1/2)

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,www.xitongliuxs.cc,若被浏/览/器/转/码,可退出转/码继续阅读,感谢支持.

中间人是印度工人阶层中非常重要的角色,尤其对落后地区的农村人来说。

去波斯湾、去当临时工、去买种子,都离不开中间人。

他们不识字,不知道流程,只能依靠中间人帮忙。

苏尔钢铁厂那上千名工人,有大半都是中间人介绍来的外地农民工。

要论对工人的了解程度,没有谁比中间人更熟悉。

萨卡就是和苏尔钢铁厂合作的中间人,他负责替工厂物色劳动力。

德瓦拉姆约了萨卡在市场上的茶馆见面,很快对方就开着摩托车过来。

他把摩托车停好之后走进了茶馆,他走路有些大摇大摆的样子,看起来和茶馆里的其他工人有些不同。

他显得很聪明也很机警,德瓦拉姆依然记得当初在工人宿舍时,对方是怎么打量他的。

萨卡来到他们坐的地方,当德瓦拉姆自我介绍时,他仔细地听着。

“是的,我以前确实不知道你是谁,我看到你经常出现在工人们的住处感到很疑感,”他说,“但现在我知道了。”

萨卡是孟加拉人,来自北班加罗尔山区的一个村庄。他年龄比莫汉大,身材矮胖,不如后者强壮。

再加上他灰白的胡子、幽默的性格,看起来给人一种大叔的感觉。

当然他身上那种冷峻,那种对德瓦拉姆出现在工厂里的谨慎态度,让德瓦拉姆微微别扭。

经验丰富的德瓦拉姆很快就联想到那些冷血的工厂主,他们那种面对普通工人时、高高在上的眼神如出一辙。

不过在得知德瓦拉姆背后站的是苏尔先生时,他的态度又一百八十度大转弯。

“您有什么需求尽管说,厂里的工人我都熟。”

“莫汉说你是工人里的大人物。”

“不,您才是。”萨卡笑道,“莫汉你要请我们喝杯茶吗?”

“当然。”莫汉起身,让老板送了几杯茶。

这里的茶价格很便宜,只要两卢比。本来德瓦拉姆以为那位劳务承包商会付钱,向他展示自己对工人是多么慷慨。

但对方的态度却正好相反,这表明要么他这个人很吝啬,要么他只想表现一下他在管理莫汉。

莫汉也不是正式工,他是保安公司的,通过中间人介绍过来的。

喝了几口茶,萨卡的话匣子也打开了。

按萨卡自己的话来说,他也算是一个打工者,只是和其他打工者层次不一样罢了。

他是一个中间人,一个承包商,负责为工厂雇用工人,并负责和工人们打交道。

他自己也曾在印度的钢铁厂里工作,比如说在奥里萨、喀拉拉邦、马哈拉施特拉和特伦甘地邦。

“我就是在海德拉巴转行做中间人的,我意识到自己必须做出改变。”然后他变得有些奇怪,突然开始盯着德瓦拉姆的眼睛,用孟加拉语说话,也许这样莫汉就听不懂他的意思了。

“我这一辈子干过许多坏事,我不会告诉你,尽管我知道你很想知道。我想说的是这些年来我走了歪路,但是我的生活并未因此有所改善,我并没有比以前更富有,所以我决定改过自新。”

他突然间变得这么坦诚,让德瓦拉姆有点儿意外,但是他拒绝详细解释。

行吧,这是私事,德瓦拉姆不打算深究。

“工人里有谁比较厉害?”他问。

“厉害?”

“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狠角色,或者有威望,大家都怕他。”

“噢,那当然是火钳工普拉迪普了。”萨卡不假思索的回答。

“火钳工?”

“嘿,那可是个技术活,能赚很多钱。如果加班的话,一个月差不多可以赚一万卢比。”

“这么多?”德瓦拉姆有些意外。

他不是没去过工厂,相反他和很多工人聊过。大多数人一个的薪水都在四千卢比上下,这还是因为钢铁厂工作比较特殊的原因。

有些干杂活的才1200卢比一个月,以前的工厂主甚至拿等价的食物支付。

火钳工能拿这么多,看来确实非同寻常。

“这些工人可不一样,他们是宝贝,能干一辈子。莫汉,工厂里最大的火钳工多少岁来着?七十岁?”

“我不知道。”莫汉笑着说。

德瓦拉姆觉得萨卡纯粹是在扯淡,他在工厂里就没见到超过四十岁的工人。

钢铁厂里的工作只适合年轻人,所以当他们老了之后,必然要被印度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大军所取代。

“别说那么多了,我现在要去见见那个火钳工。”德瓦拉姆道。

“没问题,我们这就走。”萨卡屁颠颠的带路。

莫汉看了他一眼,估计心里正在调侃。往常如萨卡这样的中间人,哪正眼瞧过他们。

现在呢,那摇尾乞怜的模样,和村里的哈巴狗如出一辙。

他们沿着高速公路向下疾速驶往库瑟尔的工业区,在路上德瓦拉姆很惊讶地发现,这里人们的阶层和他们使用的交通工具密切相关。

本章节未完,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(1/2)